臨近11月,企業加速披露三季度業績。其中,大部分光伏企業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僅少數企業在高基數下業績出現下滑,主要集中在硅料環節。
當潮水褪去,硅料巨頭們的表現也截然不同,讓我們看到了背后企業布局、戰略執行力的差異。
圖片來源:維科網光伏
通威股份
2023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實現營收1114.21億元,同比增長9.15%;歸母凈利潤163.02億元,同比減少24.98%。
在硅料價格暴跌背景下,前三季度通威股份依然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同時利潤僅小幅回落,展現出光伏龍頭的底蘊。
其中,硅料和電池片產能快速提升是通威股份的“壓艙石”,目前通威股份已形成超42萬噸高純晶硅產能、90GW太陽能電池產能。一體化布局的快速推進,則是通威股份新的利潤增長“引擎”。
2022年,通威股份宣布進軍光伏組件,當年組件出貨量就高達7.94GW,進入全球前十。2023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組件出貨近19GW,其中三季度銷量環比二季度增長近70%,正在逐漸逼近全球前五。
同時,通威股份還將投建樂山、峨眉山兩座16GW拉棒切片基地,在包頭和廣元分別規劃了30萬噸和40萬噸兩個工業硅項目,將成為市場唯一一家打通光伏全產業鏈的公司,進一步增厚一體化優勢。
協鑫科技
協鑫科技較少發三季度報告,但其在近日公布了第三季度光伏材料業務的主要經營資料,利潤約9.21億元。2023年上半年,協鑫科技歸母凈利潤55.18億元,按此計算,其前三季度利潤將超過64.39億元。
2022年,協鑫科技也未發布三季度報告,但在自愿性公告中,協鑫科技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材料業務利潤為127億元,同比已大幅下滑。
在顆粒硅產銷上,協鑫科技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2023年上半年,顆粒硅產量約為8.24萬噸,讓其多晶硅總銷量達10.11萬噸,第三季度顆粒硅出貨約6.76萬噸,前三季度多晶硅總銷量已超過16.87萬噸。
成本方面,2023年7月樂山協鑫顆粒硅項目生產成本約35.68元/公斤,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未來,協鑫科技四大顆粒硅基地規劃總產能將超過40萬噸,進一步提高市占率。
大全能源
2023年一季度,大全能源業績就已開始下滑,除了價格波動外,大全能源多晶硅產銷量也不及預期,讓其成為首個業績下滑的硅料巨頭。
2023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實現營收128.78億元,同比下滑47.81%;歸母凈利潤51.15億元,同比下降66.09%。其中,第三季度大全能源實現營收35.53億元,同比下滑57.38%;歸母凈利潤6.89億元,同比下降87.61%。
不難看出,第三季度大全能源業績跌幅還在繼續擴大。根據規劃,大全能源未來將以N型料作為重點,預計幾個月內硅料總產能將達30.5萬噸,其中大部分可用于生產N型料。
新特能源
2023年前三季度,新特能源實現營收232.26億元,同比下滑10.43%;歸母凈利潤50.79億元,同比下降47.37%。
2023年上半年,新特能源實現營收175.87億元,同比增長19.51%;歸母凈利潤為47.59億元,同比下降15.28%。成功通過提升硅料銷量帶動營收增長,避免了利潤的大幅下滑。
但在第三季度,新特能源業績卻出現了“大跳水”。歸母凈利潤僅為3.2億元,同比下滑92%,環比下滑75%。
寫在最后
從2022年底開始,硅料價格進入“下滑通道”,硅料“四大天王”業績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通威股份憑借超前布局和出色的戰略執行力,將上游成本優勢傳導至組件端,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協鑫科技則通過“十年磨一劍”的顆粒硅,在成本和產能上名列前茅;大全能源和新特能源,則只能通過擴大規模鞏固優勢,因此業績波動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業績下滑,硅料“四大天王”前三季度凈利潤之和依然超過3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