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由中國經營報社舉辦的“2023中經能源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通威股份可持續發展負責人朱子涵博士發表了題為《攜手踐行低碳共創可持續未來》的主旨演講。
朱子涵表示,通威股份最早投身于綠色農業、綠色食品領域,主要源于當時看到了全社會需要解決糧食危機、食品安全等重要問題。隨著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國家能源轉型漸成全球共識,通威股份在2006年進入了光伏領域。在兩者的基礎上,通威股份還打造出“漁光一體”產業模式,助力于鄉村振興。
身處新能源產業,通威股份天然具有綠色屬性。朱子涵表示,“公司生產的光伏產品就是助力于全球能源轉型,是減碳的最好方法。比如,截至目前,公司已經完成了超160GW的電池片出貨量,相當于為全社會提供了超2200億度的清潔電力,相當于每年減少1.4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當然,盡管光伏發電有益于碳減排,但是生產光伏的設備肯定需要耗能,存在一定的碳排放,這就需要關注自身運營邊界乃至整個價值鏈的降碳問題。但整體而言,生產光伏產品,相當于用小排放換來大減排?!?/p>
2023年4月,通威股份發布了第三份可持續發展報告——《通威股份2022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ESG報告)。該報告首次圍繞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設立了14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包括“力爭到2030年前實現運營層面碳中和”。
朱子涵稱,“通威股份制定并發布覆蓋‘運營—價值鏈—產品’的系統性氣候目標,包括2023年、2025年及2030年短、中、長期氣候目標,使公司氣候行動更加系統和科學。在減碳路徑方面,通威股份未來還將通過節能提效、燃料替代、設備電氣化、源網荷儲、電力清潔化、碳抵消等措施向目標邁進?!?/p>
“有了目標,誰來參與”?這是通威股份曾經思考的問題。
朱子涵解釋說,“一個公司要真正實現整體綠色低碳發展,由于它與各個業務相連,因此需要全公司從上至下所有人的參與。從治理角度來講,通威股份在董事會下設了能源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推動ESG工作,向上對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匯報,橫向協調各職能部門,縱向貫穿各業務板塊,將綠色低碳理念切實融入到各業務環節的日常工作。同時,通威股份還建立了能源管理機制,需要按照月度召開通氣會,并對旗下公司的ESG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討論與先進公司的差距以及未來要做的工作,還需要定時將數據和信息進行總結后向董事會成員和核心經營管理層進行匯報,包括困難問題和所需支持資源。在這樣的機制推動下,通威股份整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工作開展非常迅速?!?/p>
朱子涵介紹,為有效開展碳排查和碳核查工作,2023年公司還建設了能碳一體化管控平臺。實現了公司能耗數據在線監測、展示及多維度分析,實現了公司運營層面碳排放自動核算,為未來節能降碳規劃及實施提供有效工具。
數據顯示,2022年,通威股份環保領域投入達8.88億元,每百萬營收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下降約20%,電氣化率超過91%,可再生電力占電力消耗總量的81.73%。公司核心產品之一高純晶硅生產綜合電耗、蒸汽消耗分別同比下降10.7%、72%。同時,公司積極參與創新探索,比如2022年累計交易了35萬張綠證,2023年發行了3筆綠色債券。
除了自身運營層面的減碳之外,通威股份還積極打造綠色供應鏈。據介紹,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全產業鏈優勢,將綠色設計、綠色產品管理、綠色采購等理念植入運營全流程。目前,公司擁有6個國家級綠色工廠,4個國家級綠色供應鏈企業,3項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獲得CDP供應鏈合作評價“B-”級,碳足跡國內外認證26項種類齊備。
不僅如此,通威股份還積極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加入聯合國契約組織、企業碳中和行動、碳信息披露項目、科學碳目標倡議,開展并獲得多項國際認證。
截至目前,通威股份已獲評福布斯中國可持續發展工業企業TOP50,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并榮登2023《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此外,公司在2023年度EcoVadis可持續發展認證評級中榮獲企業社會責任銀牌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