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提要
電池片作為光伏組件的核心元件,其技術創新及量產效率對組件的發電收益至關重要。弘元綠能專注N型TOPCon技術,自研自產高效電池片為組件夯實了高效、穩定的基礎,用技術實力保障客戶長期收益。
弘元綠能深耕光伏行業20余年,打造N型一體化產品供應鏈,從上游硅料、硅片的產能保障,確保每片電池片都源頭可溯,表現優異。今年6月,弘元綠能徐州基地16GW TOPCon電池片項目下線,未來產能可達45GW。
TOPCon電池性能提升的核心秘密在于制造工藝中,N型TOPCon電池的制作工序共有13步,相比PERC電池多出3個步驟。弘元TOPCon電池采用全新的PECVD poly沉積技術、高效選擇性發射極技術以及多層介質膜結構技術,以技術革新實現電池的高性能。
其中SE激光摻雜工序中,弘元采用高效選擇性發射極(Selective Emitter)技術,在金屬柵線與硅片接觸部位及其附近進行高濃度摻雜,在電極以外的區域進行低濃度摻雜,以降低擴散層的復合,優化發射極,提升電池的轉化效率。PE-poly工序中,弘元TOPCon電池采用PECVD poly沉積技術,PECVD全稱為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該技術路線可集氧化層制備、多晶硅層制備、磷原位摻雜三道工序于同一設備,具備成膜速率高,耗材成本低、制程工藝步驟少等綜合優勢。
弘元電池片產線的第十道工序采用多層電池膜結構技術進行電池片兩面減反射膜的制備。弘元電池正面采用漸變疊層技術,使電池折射率從外表面到里層逐漸增加,膜層更均勻,美觀性更強,優化了表面光學利用率,可以更好得實現鈍化、減反射等效果。同時也能讓電池片組串封裝為組件后,與封裝膠膜和玻璃的光學更匹配,減少封裝損失,達到更高的轉化效率。
層層精細工藝加持下,一塊優質的電池片由此產生,弘元在生產中導入全過程質量控制系統,實現片級溯源。隨著生產穩定性的加強、電池技術的突破,轉換效率不斷提升,弘元N型電池量產效率達25.8%,居行業領先。雙面率可達85%、可靠性高、衰減率低、溫度系數低、弱光效應好,產品性能表現優異。弘元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前瞻、更高效、更優質的光伏產品解決方案,降本增效,持續為零碳美好未來賦能。